1,什么叫做维基网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442.htm看看 这里吧

什么叫做维基网

2,如何搭建自己的wiki站点

汗。。看来你对WIKI程序还是了解的很少啊。WIKI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WIKI网站的程序,如想做一个论坛那可以用DISCUZ、PHPWIND等论坛程序来搭建,道理是一样的。目前使用最广泛的WIKI程序就是你提到的mediawiki,国内现在也有一款是hdwiki,其实WIKI程序还是很多的。你可以到mediawiki官方下载一个,安装到购买的空间上就可以了(前提是购买的空间支持PHP类的程序,因为MEDIAWIKI是PHP语言开发的)。站.长.百.科.WIKI知识库也是用mediawiki搭建的。如有兴趣可以加这个群一起讨论(73390312)
mediawiki全球最著名的开源wiki程序,运行于php+mysql环境.只需要有一个php+mysql环境,就能很简单的搭建起自己的wiki站。

如何搭建自己的wiki站点

3,wiki是什么

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从技术角度看,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网页的社会性软件。Wiki包含一套能简易创造、改变HTML网页的系统,再加上一套纪录以及编目所有改变的系统,以提供还原改变的功能。利用Wiki系统构建的网站称为Wiki网站,称之为维基主页;“客”隐含人的意思,所以使用Wiki的用户称之为维客(Wikier)。 从使用者角度看,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管理系统。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在维客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同一维客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客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维客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工作的沃德 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这一概念。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得到不断的发展,维客的概念也得到丰富和传播,网上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基百科(Wikipedia)。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与传统百科全书不同的地方,它力图通过大众的参与,创作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它还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 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这个字到底是什幺意思呢?根据FAQ的说法,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实际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简单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长。

wiki是什么

4,Wikipedia 是什么

Wiki这四个字母,在夏威夷当地人中有“快速”的意思,pedia是英文“百科全书”的后几个字母,就像一本网络日记一样。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多语言版本的自由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 Wikipedia 维基百科 多数人对Wiki的兴趣部分源自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成功,维基百科是网上免费的百科全书,它依靠众多投稿人来增加和修改其条目。自从2001年创建以来,维基百科的英文版本不断扩充内容,现在已经包含48万个条目,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其他语言版本。 维基百科也许是最有名的Wiki,不过它不是第一个。世界上第一个Wiki是一个叫做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计算机编程网站,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创建。 Wiki和Blog有何不同? Wiki都有edit this page 的链接,允许访问者对页面做出修改。这个链接的存在是Wiki区别于Web log和Blog的地方,后两者允许读者发表针对性的评论来提供反馈信息,但是除了编辑自己发表的内容,不能修改其他任何东西。 Blog可以用来建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组成的社区。而Wiki在这个基础上更向前迈了一步,可以构建共识(consensus-building)。想象一下:一组人坐在一块白板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添加想法,做出修改,甚至擦掉一点东西,你就可以对wiki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Wiki的优势在哪里? 以当今快节奏的商业工作为例,远距离的人员之间良好的的交流沟通和想法共享(idea-sharing)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访问wiki的要求只是因特网连接和一个Web浏览器,比其他一些协作应用程序和组件容易部署和使用。通过让人们在wiki上共享信息页还可以减轻收件箱的负荷,减少协同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邮件发送数量。 为什么企业重视Wiki? 由于维基百科的成功,关于Wiki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而这种媒体具有的集体性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毫无疑问,Wiki可以用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应用中。对于一些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信息更新存在问题的公司来说,Wiki使得雇员和客户能自己来做更新。wiki也能帮助调整内部的开发项目,在这一领域中Wiki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了。 Wiki也能被用来构建网上客户社区,用以提供建议和支持。有的公司在对公众开放公司站点上也许还感到有些害怕,但是随着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回报,他们对公司的信任程度也将不断扩大。 谁控制着Wiki的内容? 理论上来说,没有人能控制,同时每个人都可以控制。每个读者对Wiki上的内容都拥有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利,只要他感觉合适。对一些组织来说,接受这种缺少集中控制的状态需要在观念上有比较大的改变。wiki看起来像是一个进入无政府世界的邀请--对网上恶意破坏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随意的修改,甚至删除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即时如此,对Wiki的使用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必要的。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修改或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某些特定的页面进行保护,使其不可修改。事实上,即使一个重要的页面已被删除或修改了,也不用担心。wiki是一个网上信息数据库,每次对其进行的修改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是可恢复的。 如何开始Wiki之旅? 有若干的开源软件包可以免费下载,包括TWiki。另外一些主机应用程序,比如Socialtext和JotSpot(都在测试阶段)也可以在网上下载到。

5,wiki 是什么咚咚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被译为“维基”或“维客”。   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Wiki发明者是一位Smalltalk程序员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   由于wiki可以调动最广大的网民的群体智慧参与网络创造和互动,它将成为WEB3.0时代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Wiki发展历史   Wiki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自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还都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最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与内容管理系统关系紧密。第一个 Wiki 网站诞生于1995年,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创建的,作为波特兰的模式仓库的模式定义和讨论的交互性场所: http://c2.com/ppr/ ;而其根源可以上述到1972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 ZOG 数据库系统。   1995年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工具——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Ward Cunningham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   1995年3月25日 维客历史正式开始   1995年5月1日 “模式名单的革新”发布。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维客网站,是对“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一个自动 补充。网站发布之初,便立即在“模式社区”(pattern community)中获得成功。   该网站定位的演变历程:   1994年 模式社区及其他们的资源和应用;   1996年 普通设计、建筑以及方法;   1997年 从人和组织的角度看待规划设计;   1998年 偏激的规划设计;   2000年 维客本身;   2003年 维客、社会学等。   社区引入并保留的概念创新:   1994年 “近期访问者”(Recent Visitors)、“人物索引”(People Index);   1995年 “并不时新的变化”(NotSoRecentChanges);   1996年 “线程模式”(Thread Mode)、“线程模式无益(Thread Mode Considered Harmful )   1996年 “维客分类”(Wiki Categories);   1997年 “路线图”(Road Maps);   1999年 “更改概要”(Change Summary)(虽未继续下去,但却带来了快速变化〔Quick Changes〕);   1999年 “随机页面”(Random Pages);   1999年 “(月度)变化”(Changes In )页面出现(“并不时新的变化”分离出去 并逐渐消亡);   2000年 “搜索助手”(Search Helper)   2001年 test

6,wiki是什么咚咚

[编辑本段]Wiki简介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被译为“维基”或“维客”。  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Wiki发明者是一位Smalltalk程序员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  由于wiki可以调动最广大的网民的群体智慧参与网络创造和互动,它将成为WEB3.0时代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在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面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你就可以编辑页面了。有些人要问: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那不是乱套了么?其实不然,wiki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人之初,性本善”。wiki认为不会有人故意破坏wiki网站,大家来编辑网页是为了共同参与。虽然如此,还是不免有很多好奇者无意中更改了wiki网站的内容,那么为了维持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一些规范,做到既持面向大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这些技术和规范包括:  1、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纪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2、页面锁定: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可再编辑了。(虽然wiki都有这个功能,但我看到使用它的甚少,这可能跟wiki倡导的精神相违背吧)。  3、版本对比:wiki站点的每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个页面的时候可以在描述栏中写上几句话,如你更新内容的依据、或是跟管理员的对话等。这样,管理员就知道你更新页面的情况。  5、IP禁止: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wiki有纪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P纪录下来他就不能在胡作非为了。  6、Sand Box(沙箱)测试: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个Sand Box的页面,这个页面就是让初次参与的人先到Sand Box页面做测试,Sand Box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这里你可以任意涂鸦、随意测试。  7、编辑规则:任何一个开放的wiki都有一个编辑规则,上面写明大家建设维护wiki站点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被译为“维基”或“维客”。   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wiki发明者是一位smalltalk程序员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   由于wiki可以调动最广大的网民的群体智慧参与网络创造和互动,它将成为web3.0时代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文章TAG:网站  什么  叫做  维基  wiki网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