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器人发展史

机器人发展史简介如下: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karel capek)根据Robota(捷克语,意为“苦役”)和Robotnik(波兰语,意为“工人”)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通用公司》(Robot Universal Company in Rosam)中创造了“机器人”一词。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在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由电缆控制,会走路,会说77个单词,甚至会抽烟,但还远没有真正做家务。

1942年,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创造,但后来却成了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阐述了机器中的通讯和控制功能以及人的神经和感觉功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可编程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

5、安川工业机器人是什么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器和伺服控制。通讯协议是mechatrolink。类似PLC的安川自用控制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什么?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分类1.1.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通常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工业机器人:通常指国际上商业化使用的“可编程工业机器人”,也称为“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即为了让工业机器人完成某项操作,首先操作者会“示教”工业机器人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操作条件、操作顺序、操作时间等,)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完成操作。工业机器人在记忆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忠实地再现各种被教动作。

6、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标准?

1。重复精度:大型约0.2毫米;小型机器人,0.02 mm左右二、定位精度:定位精度高,易于示教和编译机器人指令。定位精度差,难以根据工件进行示教和编写指令。一般需要0.1mm左右。大型机器人各轴长度和机械误差较大,0.3mm可以接受。比如6关节机器人的参数:负载300Kg,最大线速度2m/s,最大加速度6m/s ^ 2,重复定位精度0.2mm,设定时间(稳定到位后)100ms,单关节电机转角最大跟随误差15度。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灵活启动。工业机器人可以随着其工作环境的变化而重新编程,因此在小批量多品种均衡高效的柔性制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是柔性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拟人化。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类似于人的行走、转腰、大臂、小臂、手腕、爪子等部位,有计算机在控制。

7、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叫做Unimet。它的形状像坦克的炮塔。底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机械臂上延伸出一个可以伸缩和旋转的小机械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可以代替人做一些抓取和放置零件的工作。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并不长。机器人的历史真正开始于1959年,当时英格伯格和德瓦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过去的百年里,机器人经历了三次。

8、工业机器人有哪些特点

是一种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机械设备和系统,通过反复编程和自动控制,能够完成制造过程中的某些操作任务。可与制造主机或生产线组合,形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实现无人参与的搬运、焊接、装配、喷涂等各种生产作业。特点:可编程,拟人化,通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是指由机械手(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传感装置组成的,具有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和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特别适用于多品种、变批量弹性制造系统的光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

9、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分类与特点

通用机器人有几类:1。移动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可广泛用于机械、电子、纺织、卷烟、医疗、食品、造纸等行业的柔性搬运和传输,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柔性加工系统和柔性装配系统。同时可以作为车站、机场、邮局分拣货物的运输工具。2.点焊机器人。该焊接机器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空间大、移动速度快、负载能力强的特点。焊接质量明显优于手工焊接,大大提高了点焊的生产率。

在该领域,国际大型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主要向成套设备供应商提供单元产品。4.激光加工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激光加工,通过高精度的工业机器人实现更加灵活的激光加工操作,这个系统可以通过示教盒在线操作,也可以离线编程。5.真空机器人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实现晶片在真空室中的传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机器人  工业  作业  示教  再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