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并联电容会增加容量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2,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1.提高功率因数. 2.提高有功,减少无功. 3.有功决定电压,无功决定频率.

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3,为什么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而不用串联 低压

串联电容器:缩短电气距离,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在相同的功角下,输送能力提高!~一般输送功角在20-30左右。越高稳定性越低。并联电容器:主要起到补偿电气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降低有功损耗等。所以在作用机理上讲,电力系统一般都需要补偿无功损耗的多,所以并联电容器占多数!~特别是中间开关站以及终端变电站中用的很多,主要是分组投退和根据电压波动或者功率因数自动投切。在个别送点线路需要提高输送能力和提高稳定性时,才考虑串联补偿!~并且串联补偿的也会给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和设计难度。

为什么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而不用串联 低压

4,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法

例如:某变电站欲在10KV侧母线上设置集中补偿以减少电压波动。原来,电压峰谷差为18%,为符合电压变动不越过士5%的要求,需装多少集中补偿容量?已知该母线短路容量为40兆伏安。 因为欲减少的电压波动为8%=0.08,因此应设置集中补偿容量QBJ=0.008×40=3.2兆乏。 有时,按上列要求计算的集中补偿容量,超过该变电站的经改补偿容量。对于一般不重要的变电站可以放宽电压合格率的要求而减少集中补偿容量;如对电压要关严格,则只好降低补偿的经济效果或采用其他办法。(如采用带负荷调压变压器,改善电网结构的等。) 分散补偿容量 式中:QB为上一章计算的变电站应配置的补偿容量,a为集中补偿的投入率可取0.7。

5,线路中并联电容是怎么补偿无功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小弟才疏学浅还

简单来讲,电路中的负载并不总是阻性负载,事实上,电路中的大部分负载是电动机是属于电感,为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都会使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峰值不一致,进而产生无功功率,但是电路中容性负载极少。线路中并联电容一般都是在大的感性负载旁,比如大型的电机或大数量的电机,电容产生的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叠加,而使负载接近于中性,及阻性,这样电路中产生的无功功率就少了。原理简单讲是这样,要想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学习大学电路等相关课程。
你说的应该是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不同种类,属于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固定电容型(TCR-FC),晶闸管开关电容器型(TSC),饱和电抗器型(SR),基本原理是电容器与电抗器串联,一起并联在系统里
并联的在电路中的电容器一般用于中低压场合,主要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串联电容器一般用于高压电网,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补偿在高压传输过程中造成的电压降问题。
简单来讲,电路中的负载并不总是阻性负载,事实上,电路中的大部分负载是电动机是属于电感,为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都会使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峰值不一致,进而产生无功功率,但是电路中容性负载极少。

6,要提高功率因数需要进行人工补偿并联电容器可以实现这点谁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   cosφ=P/S=P/(P2+Q2)1/2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电路中一般呈感性,就会消耗无功功率,用电容并联就可以补偿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并不是消耗功率,它是占用了功率,比如70W的电源,接了一个负载,50W有功功率,50W无功功率,那么刚好满负荷,等于50W的根号2倍! 但是如果测量电能,只占用50W的功率,也就是说,有功功率是消耗的,无功功率是不消耗的,但是二者都占用了电源的功率,无功功率不用钱,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比如电容或电感,它们都是储能元件,有时后处于充电,消耗了电能,有时候又放电,发出电能,所以总的来说,它们不消耗电能,但是电路中却能测到电流,为了方便计算,便有了无功功率这个说法。 坦白说,无功功率没用,它占用了功率,如本来70W的电源,20W被无功功率占用了,就不能用了,这时,如果进行功率补偿,如果本来的无功功率是一个电感产生的,就用一个电容,让它也产生20W的无功功率,电容和电感的无功功率刚好能抵消,这样的话,电路中 的无功功率就很小,提高了功率因素,也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
电磁理论因为抽象,所以不好理解.用力学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用物体惯性代替L的储能与放能.用原动机代替电源,会发现道理是一样的.是不是就会发现物体受到最大压力和最大速度之间出现了不重合,就是相位问题.当物体质量越大时,相当于L越大时,压力与速度之间的相位越大.是不是相当于电路的功率因数越小.学电路融会贯通学得容易好理解一点.

文章TAG:并联补偿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