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贵阳拟组建“大数据委”需要什么标准建设

启动大数据立法和标准建设,拟成立贵阳市大数据发展委员会。大数据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数据标准不统一;各个层面不够协调;人才匮乏;“大数据委员会”成立的建设标准是:①解决大数据产业发展中数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启动大数据立法和标准建设;《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条例(草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贵阳基本形成了贵阳市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

其计划已提交省政府批准。启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核心示范区建设申报工作。③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情况,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一方面,贵阳鼓励在建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支持校企合作建立教育培训基地,资助大数据企业员工提升学历和专业技能。

5、数据标注行业的未来是什么?

数据标签行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会呈现新的趋势。第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数据标注的蓬勃兴起。可以建模和量化的数据只占现实世界的一小部分。目前,数据标签业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全和智能驾驶领域。未来,随着AI的新需求不断涌现,新需求也会不断涌现。第二,高精度、高质量的数据标注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

市场真正的核心优势是未来能提供高质量、高精度的数据标注公司。第三,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更高。随着应用的不断实施和普及,教育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将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最后,标志着企业未来布局的数据将极大地影响产业发展。随着半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逐渐成为算法主流,企业的核心业务也将从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标注转变为算法研发端的资源对接。

6、河南省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

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业生态不断优化,赋能效应更加明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取得新突破, 创新应用取得新成效,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25%以上。 总体来看,数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基站总数超过18万个。建成一批新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建设30多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探索一批大数据产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7、多大的数据才算「大数据」

多少数据是“大数据”?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数据日益渗透到生活中的时代,大数据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很多读者向本报反映,想了解很多关于大数据的问题。我们梳理了六个问题,组织专业记者,深入采访行业专家,努力寻找答案,满足读者的问询。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六问与大数据”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刚刚结束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为火热的大数据产业再添一把火。进博会签约金额达167亿元,签约意向金额约256亿元。

什么是大数据?有一个故事,当顾客点披萨的时候,披萨店可以立刻调出顾客的很多信息,比如送披萨上门必备的家庭和工作单位的地址和电话,顾客的消费习惯推荐适合他的那种披萨,顾客名下银行卡的透支情况确定他的支付方式, 而且甚至当客户想取自己的披萨时,也可以根据客户名下车辆的停放位置来预测自己的到达时间。

8、中国大数据产业和企业的问题观察

对中国大数据行业和企业问题的观察。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像互联网 的概念一样,大数据被神话了,被送上了“宗教”的神坛。大数据公司总有一种担心,怕大数据被捧得太高,以后可能会跌得很惨。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的热度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开始,在9月国务院50号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中达到顶峰。

数据给企业带来的具体价值,数据应用场景,大数据行业的痛点很少介绍。中国大数据产业经历了很多阵痛,大数据产业前景很好,但是大数据公司很难做大,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中国大数据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如下。大数据企业那么多,很难做到产业优势。全国大数据企业约200家,近60%集中在北京,以小微企业为主,年销售额10亿元的企业几乎没有。

9、大数据产业发展明确四大重点

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四大重点在23日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论坛上,一系列关于促进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发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在大数据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提出了推动大数据发展的四个重点方向。一是推动大数据创新发展,支持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关键产品研发,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明星企业和人才。

三是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建立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深挖细分市场,积极参与数据安全建设,推动大数据企业国际化发展。四是推进大数据安全发展,强化支撑能力,加强大数据安全产品开发,维护数据可靠性,构建安全体系,建立高效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其中,加快工业互联网布局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数据  标准  产业  体系  数据系统  
下一篇